说端午话民俗,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重要的节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五月五,
是端阳。
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
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
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
端午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采访中,多数孩子只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但说不清楚端午节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更不知道端午节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孩子,还误把端午节等同于“粽子节”。一名小学生甚至半开玩笑地说:“端午节,应该就是吃粽子吧!”他坦言,对这个节日,自己了解得并不多。
对此,天津市著名民俗学专家、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先生表示,端午节作为中国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在天津都应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端午节流传到今天,不仅是一个民族习俗和节日,更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也是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叫端午节,是进入夏季后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休闲、娱乐、旅游甚至购物的日子来过。也就是说,虽然人们仍在过端午节,却与这一节日的文化传统及其真正精神内涵渐行渐远。”罗澍伟如是说。
端午民俗知多少
在快节奏的时代,青少年朋友们和家长一起过传统节日的机会十分难得,因此,说一说端午节的历史,大家一定会感兴趣。让我们听听罗澍伟研究员详细解读端午节的民俗传统——
■端午食粽
中国人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很多,吃粽子便是传承至今的重要习俗。粽子又叫“角黍”,北方地区最常用制作方法是,用苇叶折叠成三角形,里面放入江米、小枣或豆馅,煮熟,在端午节吃。传说做粽子的目的,是为了投入江中,避免鱼鳖虾蟹破坏屈原的尸体。
此外,应季的水果开始上市,端午节一般要吃樱桃和桑葚。
■赛龙舟
传说,当年民间的舟船纷纷出动,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其实,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在南方地区广为流行,后来又传到了北方地区。
历史上的天津,河流纵横,洼淀密布,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一直保留到清代。当时的龙舟竞渡,在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老三岔河口举行。届时,举城来观,万人空巷。
在国际化的大城市中,天津的民俗味儿特别浓,天津人特别讲究过好传统节日。现在端午临近,全运会的龙舟大赛很快就要在天津开启。你会发现,天津所有的居民,几乎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挂艾叶、蒲草
到了端午节,标志着盛夏来临,各种有害昆虫活动频繁,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所以人们要在端午节这一天,把具有特殊香味的艾叶与蒲草,悬挂在街门或屋门上,以避免各种害虫的进入。
■饮用雄黄酒
以前过端午节,还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据说饮雄黄酒以后,各种有害昆虫不近身体;还要用雄黄蘸水,涂于口鼻,或书“王”字于儿童额上,以避免毒虫伤害。现在,随着大家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大幅度改善,这些不科学的习俗都不存在了。
■佩戴饰物
过去,妇女过端午节,有佩戴石榴花、香囊和五色丝线的习俗。香囊多用彩色绸缎制作,内装具有挥发性香味的中草药,可“蠲除毒气”;五色丝线是吉祥的象征,可驱瘟病,除邪、止恶气,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各种害虫的侵袭。
端午节里老虎的形象会在儿童身上出现,传说老虎是百兽之王,各种害虫也怕老虎。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儿童要戴老虎帽,穿老虎鞋,带上绣虎形的肚兜(老虎肚兜),或佩戴老虎串。过去,也用艾制成虎形悬挂门上或随身佩带,俗称“艾虎”。
老虎串是一种民间工艺品,穿有用蚕茧制成的老虎,用丝绸制成的笤帚、簸箕、“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时令果蔬,以及用五色丝线缠制的粽子等等。现在,能够掌握这种制作工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二三十年前,在我住的小区附近,每逢端午来临,总有一位老奶奶在马路旁边卖这种亲手做的配饰,我非常喜欢,每年都买,留作纪念。现在,大概只有古文化街还有卖的,但工艺粗糙,价格昂贵。目前国家号召振兴传统工艺,可以说是非常及时。
■悬挂“五毒图”
过去,一到端午节,还要在家中悬挂“五毒图”,就是“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以避祟恶”。传说把道教供奉的张天师、钟馗,在端午节这天悬挂家中,可以驱邪祛恶,保佑阖家安康。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起源中国,由来说法众多。罗澍伟研究员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但著名的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经过缜密的研究,认为端午的起源,远比屈原投汨罗江的时期久远得多,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是后人赋予端午节一种有道德意义的节日内涵,因此流传很广。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专家列出端午清单
当前如何让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触动孩子的心,让年轻一代读懂传统节日的意蕴,传递传统节日的价值,逐渐培厚传统精神文明的土壤,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许多习俗不但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而且流传到了世界各地。我记得儿时,每逢端午,老祖母总是带领儿孙们一起动手,制作各种与端午有关的装饰品,包粽子 ,培育孩子的动手能力,而这些,正是目前家庭所缺乏的。比起我们儿时,现在的孩子缺少传统节日的体验和参与。”罗澍伟研究员感慨道。
“端午节是集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体育运动、诗人情怀、爱国精神等于一体的节日。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涵的重要节日,因此更具励志正能量。”5月27日,在南开人民文化宫举行的“书香中国 诗意端午”2017中国(天津)“智慧山”端午诗会上,天津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区青联委员、三尺余家宴创始人屈慧敏表示,文化的传承需要有载体。物质形式是表面的,精神内核才是传统节日的灵魂。几千年来,屈原亘古不衰的事迹和精神流传下来。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给他们讲屈原的故事,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屈原身上那种坚强不屈、为正义而献身的斗争精神。屈原不仅仅是屈氏祖先,而且是有民族气节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屈慧敏还表示,端午节,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发一个放假通知就完了,而应让孩子了解到端午节民俗多样化、饮食特色多的特点,提倡人们重视并且参与到各式民俗活动中来。参与的过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将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结合端午传统习俗,有关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1.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端午节采买清单,讨论端午节家里需要哪些物品;
2.带孩子到市场采买应景的粽子、时鲜蔬果、花材(如菖蒲、艾草)和香包饰品等,让他在采买的过程中,在熙来攘往的热闹街道上,感受过节的气氛;
3.带着孩子在大门边或屋檐下插上菖蒲和艾草;
4.带着孩子一起去看龙舟赛;
5.与孩子一起包粽子、做香包;
6.让孩子品尝各种口味的端午粽子;
7.给孩子讲讲端午的典故;
8.和孩子一起诵读《端午》《端午日赐衣》《端午武成殿宴群官》等历代端午节诗词。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家长,自己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当父母的,只有多用心,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端午佳节的浓浓味道。更关键的是,孩子也能在中国独有文化情怀的“浸润”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知识卡片
Q:你知道端午节是何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吗?
A: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敬重历史,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非凡意义。